涉税金融账户信息:如何共享共治
2021年01月20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8 作者:高阳
近年来,国际税收制度改革不仅聚焦征税权分配的实体规范,也注重涉税情报交换等征管程序规范,其中涉税情报交换国际规则改革成果尤为显著。本书启发读者进一步探索信息共享共治,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高净值人士的差异性及其根源、影响与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各国通过双边税收协定确立起的信息交换机制常常遭遇银行保密制度这座“难以翻越的高墙”。美国国会2010年通过《境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以下简称“FATCA”),随后OECD主导建立多边国际新规则——《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以下简称“CRS多边协议”),涉税金融账户信息的国际共享与共治进入新阶段。为帮助中国读者全面了解涉税金融账户信息国际治理机制的变革,2020年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朱晓丹所作《美国境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的域外适用与中国对策研究》一书。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FATCA的中文著作,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持续耕耘的主题
本书创作缘起于朱晓丹对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地国际税收合规情况的兴趣和关注。面对FATCA、CRS给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变革,瑞士、中国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客观上都加入变革。本书从瑞士(第三章)和香港(第四章)的入局开始追问,FATCA究竟有何影响力?
书中的5个章节分别论述了FATCA在美国实施的制度基础、FATCA制度内容及在美国引发的法律争议、FATCA域外适用的法律途径、FATCA域外适用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以及中国实施FATCA的挑战与对策建议等专题,既顾及FATCA本身的争议性,也肯定了FATCA带来的涉税金融账户信息国际规则变革。
朱晓丹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期间师从国际税法领域著名专家廖益新教授研习国际税法,后通过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先后赴维也纳经济大学国际税法中心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学,分别师从两位享誉世界的国际税法专家迈克尔·朗教授和鲁文·S阿维-约纳教授,从事国际税法研究工作,目前在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国际经济法、财税法、国际税法课程。笔者与作者相识十载并见证了其在国际税收领域的持续耕耘。
颇具特色的研究
本书为葛克昌教授及李刚副教授任总主编的“税收公法丛书”系列之一,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总体来看,本书亮点颇多,值得关注。
兼具话题性与学术性。本书研究主题FATCA因其直击纳税人境外金融账户资产信息和金融业合规成本而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话题性。随着2009年瑞银集团向美国联邦税务局移交4450名美国客户信息,瑞士银行业对客户信息绝对保密的传说被打破,也为FATCA的颁布实施扫除了重要障碍,同时这件事引发了全球金融业和高净值人士的普遍关注。
对这样一个广受大众关注的话题,本书努力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其规律性。它将大众话题的利益相关方(银行、富人、税务机关)提升到规则变革的利益相关方(金融机构、账户持有人、政府),采用法学研究方法对话题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以点带面,体系化呈现了10年来涉税金融账户信息交换国际规则的发展脉络,既能让读者了解涉税信息交换国际规则的新动向,也能引导读者关注中国相关制度的因应,并对规则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研判。
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涉税信息交换是国际税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税收条约的重要条款。2013年BEPS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国际税收治理机制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以FATCA为代表的涉税信息交换规则改革带来新的变化。本书的研究根植于税收条约和国际税收治理机制改革,探讨FATCA域外适用的法律路径与影响。
因为FATCA制度设计比较复杂,诸多新概念成了读者阅读的第一道坎。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新制度,本书援引大量司法案例和规则示例,解释和演绎规则具体含义。此外,本书注重规则间的比较研究,例如FATCA与CRS之间的对比,也关注中国相关规则的确立与适用。因此本书对国际税收实践工作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国际税收(国际税法)专业人士、在读学生的参考书目,以及金融机构及客户了解制度背景的参考文献。
共享共治的思考
近年来,国际税收制度改革不仅聚焦征税权分配的实体规范,也注重涉税情报交换等征管程序规范,其中涉税情报交换国际规则改革成果尤为显著。2014年以来,涉税金融账户信息交换多边规则、双边规则均已建立。本书在给读者深刻分析FATCA制度之余,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
高净值人群具有差异性。FATCA掀起的金融账户信息交换国际规则改革,其管控的重点目标人群是各国高净值人士。高净值人士的税收居民身份是制度设计的关键,因为金融账户信息最终将通过政府间合作移送给账户持有人的居民国税务主管当局。而本书启发读者进一步探索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高净值人士的差异性及其根源、影响与解决方案。
信息共享尚需共治。2014年以来,随着涉税金融账户信息交换多边规则和双边规则的制定,金融账户信息在缔约方税务主管当局之间的共享机制已经确立。但是,涉税金融账户信息的国际共治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多剩余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交换后的金融账户信息如何合法、有效利用,纳税人权利如何保护,在信息的使用和保护之间如何寻求平衡等。本书启发读者思考探索信息共享和共治的剩余问题。
加快中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FATCA既是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化的催化剂,也是各国相关国内法趋同化的内在参照标准。本书以FATCA域外适用的事实,启发读者进一步探索加快中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之路。
总之,涉税信息交换国际合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本书探讨的涉税金融账户信息国际共享与共治,值得借鉴和研读。
(作者单位:中国税务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