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增值税发票风险防控
2021年10月20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6 作者:何锐 王兴强
常见增值税发票风险的特点主要是跨区域虚开发票、购销背离、月度开票额较大或顶额开票、“两头在外”企业居多、未开具发票收入为负数和虚填进项税额等。
增值税发票风险产生的成因可分为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和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经济、社会和执法环境变化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指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特别是企业缺乏完善和健全的内部审计和内控制度,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财务部门岗责设置不明晰,税务代理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
防范增值税发票风险,税务部门应严控发票申领,做好发票申领的监管工作,从源头上对企业进行跟踪管理。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初次领票企业的进销项情况,加强对疑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风险管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遏制税收违法行为的“苗头”,避免行业性、区域性恶性案件的发生。要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科学防控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挖掘税收数据,全方位分析企业的生产、销售、申报、纳税等环节,筛查疑点。完善增值税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发票开具、申报、纳税等各环节的管控。
税务部门应加强培训辅导,强化后续跟踪管理。从纳税人和税务人两端着手,注重对外辅导与对内培训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引导企业重视内部风险防范,发挥企业内部法务部门作用,加强合作方管理,在履行纳税义务时,促使供应商、下游企业共同防范增值税发票风险。特别应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分行业、分类别对新办纳税人进行辅导,规范政策落实,促进纳税遵从。加强纳税人后续风险管理,严格核查和持续跟踪初次申领发票的高风险纳税人及重点行业,一经发现发票使用量不符合实际经营情况的,应及时通知纳税人限额限量调整发票,并跟踪监控后续情况。另一方面,对税务部门来说,要注重解析问题成因,把握最新风险动向。包括加强典型案例分析,掌握税收违法行为的新动向、新特点,查找此类问题的根源和管理漏洞,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完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各行业管理办法的学习,特别是对区域性新增商贸、建材等行业,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宁夏税务干部学校,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