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建议提案缘何越来越专业?
2022年03月11日 版次:05 作者:实习记者 范竹青
【新闻回放】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不少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调研”“责任”是高频词。“只有接地气,才能发现真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必须走向火热的生活。”“脚底板下出真知,不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怎能写出好建议?”……在这些真切的感悟背后,洋溢着浓浓的百姓情怀,也蕴含着包括涉税领域建议提案质量提升的“密码”。
和往年一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涉税建议提案依然备受关注。
记者梳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和媒体的公开报道发现,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涉税建议提案越来越专业,代表委员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理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领域的建议提案也呈现出这一鲜明的特点。那么,这种变化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代表委员税收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国家层面推动的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改革中,频频可见税收政策的影子。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日益得到发挥,人们对税收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其中就包括代表委员。业内专家分析,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税收对疫情防控产生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这种“点”上的政策效应因为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而且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委员从税收角度寻找一些问题的理性解决方案,也就不难理解了。
——代表委员履职机制更加健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近日向媒体表示,近年来,全国政协更加注重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不仅注重提案的数量,而且更加注重提案的质量。根据这一履职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孙昌隆就非常注重提出有针对性和有建设性的涉税提案。孙昌隆委员提交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入选全国政协2021年度中国好提案。最近,孙昌隆委员还收到了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感谢信,感谢他提出的提案为推动相关税收政策的修改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代表委员当中,有一些长期深耕财税领域的专家,他们对税收工作非常了解,提出的建议提案很有针对性。为了提高建议提案的质量,一些非财税领域的代表委员会向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咨询。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宫滨说,近年来他自己就接到一些代表委员有关涉税提案议案的咨询。一些企业界代表委员,事先就一些复杂的涉税议题征求所在企业财税团队的意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议提案的质量。
——税务部门沟通联络逐见成效。近年来,税务总局高度重视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络工作。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各地税务部门组织开展沟通联络代表委员活动,主动介绍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方面的举措及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总商会副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对此做法表示肯定。他表示,要把税务部门的好作风、好做法带到全国两会上去,让社会各界更多了解税务工作、支持税务工作。除了主动“走出去”,税务部门还积极“引进来”。据了解,今年广东茂名税务部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温锦玲走进广东茂名智能办税服务厅,体验线上办税,近距离接触税收业务知识,了解税收工作动态,见证税收工作成效。
——代表委员履职能力持续提升。“联系群众”“加强调研”“专家参与”“凝聚智慧”……在代表委员介绍各自履职经历的过程中,这些词汇被频频提到。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景柱表示,2020年以来,他坚持每月走访调研一家企业,先后走进10余家海南各行业的本土民营企业,听取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不少代表委员都表示,离百姓越近,同他们打交道越多,建言就越有分量,履职就越有底气。“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不少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