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税务:税警深度协作 护航经济发展
2020年09月29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版次:06 作者:胡冰 刘霞 李泽
国家税务总局开封市税务局以深化税警协作为抓手,拓展信息化、大数据优势,成功破获多起案件。2020年以来,该局在不折不扣落实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开展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违法行为专项检查,重拳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从联勤会议到研判中心 税警协作逐步升级
设立在开封市税务局稽查局研判中心的实体化办公场所,完全按照机房标准建设,面积60平方米左右,税警双方组成的研判团队常驻办公。几张办公桌分布在房间靠墙的位置,中间是简单的一张长方形会议桌。该局副局长范红顺告诉笔者,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多起重大案件查办的思路和方向在双方多次讨论中形成。
近年来,涉税违法犯罪手段日益隐蔽狡诈,一线稽查执法难题日渐凸显。由于税务行政执法手段有限,案件调查和查办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我局充分利用税警协作机制,持续有力推进协作步伐,2019年9月19日,河南省涉税类案件开封研判中心(简称研判中心)成立,这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实体化运作的税警研判中心。通过税警协作层次和层级的提升,有力拓展了案件查办的深度和广度。”开封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刘松涛介绍了近年来税警协作的推进过程:
2018年10月8日,开封市税务局、开封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开封中心支行联合印发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8.08~2020.08),联合成立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制度层面明确工作任务,做好工作衔接,就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税收环境达成共识。
2019年2月14日,开封税警部门第一次交换疑点线索。
3月21日,开封市税警大数据联勤中心成立,依托公安“大情报平台”和税务“金三”平台,联勤中心提升了双方数据共享层级和深度,数据通报由原来的半月通报改为周通报。
2019年9月19日,联勤中心升级为研判中心。建立了涉税经济犯罪信息共享数据库,数据通报转变为实时。
通过研判中心的成立,税警双方做到了数据融合、人员融合、工作融合,变以往的部分打击为现在的全链条打击。2019年至今,开封税警部门累计交换并通报信息1300余条,涉及企业743户,个人19人,涉及发票66639份,金额68亿元,税额10亿元。其中,2020年研判中心为案件查办提供300余户企业登记信息441条,发票信息20余万条,为打虚打骗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部门互融到数据互联 打虚打骗成果连连
研判中心成立一年来,该中心的税务干部和公安干警都已熟悉并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和习惯,合作起来更加默契了。
在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中,税警双方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研判中心的实时数据支撑优势,以关键人员信息为切入点,多手段、多渠道获取作案团伙相关信息,通过深挖细查,发现关联线索,找准案件脉络,加快查办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信息化打虚工作模式,他们称之为“信息化战法”。
为确保“信息化战法”运用好、出成效,依托河南省涉税类案件开封研判中心,开封市税务局联合开封市公安部门,抽调经侦支队干警和税务稽查骨干各4人组成研判团队,具体负责“信息化战法”的全程实施。此外,开封市税务局稽查局专门邀请专业人士和经侦支队专家,针对信息化查账软件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一线检查人员“信息化战法”的运用能力,实现打虚打骗专项行动成果最大化。
以“8·03”专案为例,检查人员利用研判中心数据库信息,与上级下发的信息进行比对,勾画出涉案企业关联图和发票流向图。关联图重点描述企业间MAC地址(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相同信息、时间轴相近信息和企业间人员姓名重复信息,发票流向图勾勒出团伙作案链条上下游单位。经过深入分析,通过MAC地址锁定了三户企业,经检查人员比对发现,这三户企业MAC地址属于“晋锋贵”案件涉及团伙使用的电脑。由此,案件的突破口被迅速锁定。公安部门将“8·03”专案与“晋锋贵”案件并案侦查,大幅提升了稽查案件查办进度。
同样,在办理“鹰击2号”和“鹰击3号”案件过程中,研判中心检查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杞县公安局某案件中黄姓嫌疑人可能与涉案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有关系。虽然信息的关联度不高,但检查人员并没有放过这一蛛丝马迹,本着不放过任何线索的原则,对两个案件涉及的电话号码信息进行了分析比对,最终发现了杞县公安局讯问笔录中记录的犯罪嫌疑人黄某使用的手机号码与“鹰击2号”和“鹰击3号”两起案件涉案企业实际控制人一致,使案件出现了重大转机。最终打掉了这一涉及25户企业的虚开团伙。
从应享尽享到违法惩戒 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开封市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的决策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抓好政策落实,让税费优惠政策在开封落地落细,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2020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金额11.73亿元,其中落实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4.52亿元。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编造虚假资料,意图骗取税费优惠,还有的不法分子在全国上下同心防控疫情的大环境下,依然大肆虚开发票,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和市场环境。面对这种情况,开封市税务局严格督导,由稽查局牵头开展打击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疫情期间虚开案件严厉查办,通过规范税收执法,严格违法惩戒,全力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稽查局检查二股股长杨军讲了一个查办的案件:4月,他通过疑点数据分析发现,一户建筑企业按疫情期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的征收率开具了发票,金额超300万元。而当时全市建筑类企业基本都处于停工状态,这户企业的反常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首先通过电话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了联系,询问有关情况,但是在电话中财务人员无法说清事实。随后,他和同事与财务人员进行了实地约谈。经过约谈,财务人员承认是将疫情之前没有开具的发票放在当月开具,想趁机享受疫情期间小规模纳税人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杨军和同事对财务人员进行了政策辅导,要求其尽快作废全部违规开具的发票,及时挽回了国家税款损失。
“5·15”专案是一个疫情期间虚开的典型例子。检查人员发现在开封市城区内出现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公司”“五金配件公司”以及“化工有限公司”,存在购销货物不一致等疑点,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外,在上述企业登记信息中发现,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三项有大量重叠、交叉的情形,团伙作案性质明显。2020年5月15日,开封市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税警双方统称该案为“5·15”专案。7月,公安部门组织警力进行第一次搜捕,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崔、黄团伙主要成员基本落网。
据悉,在打击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开封市税务局稽查局兼顾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和严厉打击骗取税收优惠行为,依托研判中心数据库信息,迅速开展选案工作,第一时间取得7859户企业开具的4.2万条发票信息。选取疑点企业进行深度查证分析,统一分配案源,做好跟踪督导。目前,已查结两户虚开企业,查实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790.14万元;5户涉嫌违规开具发票的企业,已作废发票2127.54万元。
“依托税警深度协作,一手抓疫情期间虚开骗税重大案件查办,一手抓打击骗取税费优惠不法行为,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合法守法企业,精准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这是我们稽查工作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封市税务局稽查局局长徐新燕郑重表示。